登录/注册 搜索

常见的“非遗”误区,第一个坑99%的人都踩过

发布时间:Apr 14, 2025 | 作者:罗田县文化馆


图片


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可是火得一塌糊涂!
大家对非遗的关注度越高
对于非遗的保护传承越好
不过呢
在大家伙儿体验非遗的时候
也冒出了一些广为流传的错误说法
咱们就来扒一扒
那些大家常踩的“坑”!


图片



图片

误区一:“非遗文化”的表述



图片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


在很多地方活动和宣传中,“体验非遗文化”“发展非遗文化”等说法屡见不鲜,这其实是不符合规范的表述。我们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也就是说,非遗概念本身就涵盖了文化的范畴。这样一来,如果用“非遗文化”的表述,便会出现语义重复的错误。



图片

误区二:“原生态”的使用



图片

土家族撒叶儿嗬


非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生态”存在,而是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原生态”一词因否定非遗的活态特征,阻碍非遗的良性发展,被视为申报中的不当用词,故在相关国际公约缔约国范围内不建议使用。此外,与之相似,“权威的”“本真的”“独一无二的”“独特的”等修饰词汇,也都不推荐使用。



图片

误区三:“世界非遗”

“世界级非遗”的说法



图片

江汉平原皮影戏


所谓的“世界非遗”或“世界级非遗”,其实是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的正确简称是“人类非遗”,而不是“世界非遗”或“世界级非遗”。

“人类非遗”主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是无形文化遗产,如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用名词叫“世界遗产”,它是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物质性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以及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三大类‌。因此,只有“人类非遗”和“世界遗产”这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图片



来源:湖北省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