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方华国:让深山老林变成旅游胜地

发布时间:Oct 23, 2019 | 作者:


    

image.png

记者 王桑

    “摄影作为宣传旅游的媒介,是一种需要,旅游事业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10月11日下午,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方华国表示,摄影于他而言是为了发展旅游。

    58岁的方华国,是罗田县平湖乡白果树村人。至今,方华国对在罗田县发展旅游的日子记忆犹新,那段在深山老林的旧时光永远定格在他的脑海中。

    回到大山,踏上开发大别山旅游之路

    “我们大别山面积这大,把树栽好了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我要读书,将来回来栽好多好多的树,让你们怎么也用不完,砍不了。”

    1982年6月,方华国以优秀毕业生、破格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双重身份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从湖北省林业学校毕业,他主动放弃了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兑现儿时对父老乡亲的承诺,毅然回到了他热爱的故乡,在罗田县九资河镇大地坳乡林业站工作。在林业站,方华国更多的是下乡调查,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制止滥砍乱伐。

    1983年9月,方华国被调到罗田县县委办公室工作。

    闲暇时光,方华国潜心于县城经济、生态经济、产业经济等理论研究。他自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哲学书籍,并陆续发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系统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网·结构·轨迹——宏观生态经济学》等关于“珍惜土地、保护资源、节制人口、控制污染、发展经济”的系列文章。

    1990年1月出版的《网·结构·轨迹》一书对生态经济理论的创新,引起了专家的重视,在湖北科技写作研究会上获优秀著作一等奖,并被国务院环保委列为我国生态经济理论重要成果。

    1992年,方华国主编出版了《可爱的罗田》一书。

    通过这些文章书籍,方华国阐明了自己对生态经济、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为后期的旅游开发作好了理论上的储备,也开启了他开发大别山旅游的拓荒之路。

    立足大山,当上罗田县首任旅游局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天堂寨、薄刀峰、青苔关、黄狮寨’4个国有林场职工长年只靠伐木卖树为生,林场只有20万亩原始次森林啊!不要20年就砍光了,那时我们的子孙吃什么?

    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森林、天然雕饰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这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资源财富啊?我们一定能通过旅游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呢?”

    1994年2月初,在方华国的多次主动请缨下,他如愿调到了天堂寨林场工作。

    如何大力挖掘大别山旅游资源、展示天堂寨无限风光?摄影就是最好的媒介。

    1994年6月,方华国买了第一台凤凰303型号相机,从此相机几乎是他形影不离的伙伴。

    白天,背上相机,手拿镰刀,带上一壶开水,装上几个馒头,登山踏险,涉水穿峡。

    夜晚,伏案疾书,记录景点地貌,思索景点名称,将看到的景点描绘在罗田空白的旅游图上。

    为了拍天堂日出和云海,他邀了两个工人钻进主峰一个山洞,洞外雷电交加、狂风大雨,他们一住就是四天四夜,干粮带少了三人分着吃,最终拍到了天堂佛光的精彩照片。

    从1994年起,黄冈市哪里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罗田旅游宣传的展板、资料就会出现在哪里。

    1995年12月,方华国听说全省铁路经济工作会要在黄冈召开,他将自己拍摄的天堂寨风光照片制作成12块1.2×2.4米的展板,乘长途汽车赶到黄冈,又自己背到2公里外的会议地。利用省委领导路过展板的时机,方华国主动上前介绍。“罗田还有这么好看的风光”,领导们赞不绝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堂寨风光开始走近人们的视野。

    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在方华国的四处奔波呼吁下,罗田县的旅游开发正式登上了“舞台”,罗田县旅游局也应运而生。

    1998年3月15日,罗田县旅游局成立,方华国被组织选中,担任罗田县第一任旅游局长。

    两间40平方米的土坯房子、1年1万元的工作经费、一个“光杆司令”便是罗田县旅游局最初的雏形。

    发展旅游,首先要规划。方华国请来了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编制完成了《大别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堂寨、薄刀峰……大别山生态旅游区的景点逐一揭开了美丽的面纱。

    走出大山,让深山老林变成旅游胜地

    万事开头难。

    1999年初,方华国说服薄刀峰林场干部职工,选择该场作为罗田旅游开发的突破口。

    多方筹措资金80多万元,建成全长3000多米的卧龙岗风景线。被武汉大学徐德宽教授称之为“大别山中的小黄山”。

    2001年,争取到了国家旅游局的大别山生态旅游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修通了大别山旅游干线公路73公里。

    2004年10月,省政府在罗田县成功地召开了鄂东大别山旅游省长办公会,共投入2200多万元无偿资金扶持罗田县大别山旅游开发。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如今,昔日的深山老林变成今朝旅游胜地,罗田大别山旅游风景区声名远播,每到节假日,景区内人流摩肩接踵。大别山旅游已列为湖北省六大精品线路之一,罗田县被评为全国老区旅游开发先进县、湖北省旅游先进县。

    1996年以前,罗田县旅游业一片空白。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罗田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年接待游客8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3亿元,旅游业是罗田县富民兴县支柱产业。

    14年来,方华国爬山旅程近4万公里,130多次(每次需6-8小时)登主峰,山上住宿100多个晚上,拍摄风光照36000多张,编辑出版十几种旅游书籍和宣传品。

    2006年11月,因工作需要,方华国调任黄冈市旅游局副局长。

    实践证明,开发大别山旅游之路是行得通的,也是能行得好的。方华国为之欣慰,发展黄冈旅游他仍然不竭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