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百年云板见证传统曲艺兴衰

发布时间:Oct 31, 2019 | 作者:


image.png

记者 陈爱武

    左手打板,右手敲鼓,双手灵活鼓音欢快,58岁的涂新明穿着红色T恤,站在团风县社会福利院内小广场上,表演着湖北大鼓,台下叫好声不断。

    “这块云板是我师公传给我师傅,我师傅临终前传给我,都有百来年的历史了。”10月20日,涂新明抚着手中云板说,“这块云板可以说是见证了传统曲艺文化的百年沉浮。”

    传承老师傅衣钵

    1961年出生的涂新明是团风县方高坪镇宋墙村人,家中兄弟姐妹六个,生活很困难。他的父亲是个传统的楚剧表演艺人,在涂新明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在楚剧团里晃荡,剧团里的师傅们在空闲的时候就爱教他一些表演技巧,这使得涂新明有着较为扎实的民间曲艺表演基础。

    1977年,16岁的涂新明辍学回家。当时村里广播总在播放湖北大鼓《丰收场上》,他在劳作时就爱跟着哼唱。“那时的湖北大鼓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涂新明感叹:“当时的文化生活真是匮乏。没手机,没电视,没电脑,连收录机都少见。”唱戏、说书就是当时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而这些必须得是过年过节时,村里或镇里才会请人过来演出。

    1977年底,方高坪镇几个老艺人组建了楚剧团,涂新明因酷爱文艺,曾是学校宣传队骨干而被选入。因嗓子倒了,他只能放弃上台表演,拜姚子山先生学拉京胡。期间,他听到了王子文老先生说的鼓书后,一下就迷上了说书。随即拜王子文为师,学习了8个月的鼓书。王子文老先生是传统的老艺人,虽为人和善,但教授极其严厉。鼓书采取以说为主的传统形式,大都说唱中、长篇故事书目,篇幅长不好记。王子文老先生又严格地按鼓书十三韵来教授涂新明,要求他唱词必须合辙押韵,演出时不能出错。

    严师出高徒。

    当王子文因病过世后,涂新明接下了老先生说书衣钵,带着王子文传给他的云板、小鼓,开始独自为周边群众说鼓书,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1979年,方高坪公社成立了楚剧团,当时的鼓师汪老先生因眼睛模糊不清不能司鼓,就将技艺传承给了涂新明,他就此成为黄冈地区最年轻的楚剧司鼓手。

    小小云板敲起来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鼓书和楚剧是团风县极为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不管是家中喜事、丧事,还是逢年过节,家中稍有余钱的人都会请楚剧团或鼓书艺人前来表演。

    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磁带、音碟、电视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年轻人更爱流行歌曲,娱乐文化生活可说是日新月异,传统说书与楚剧的演出市场不断萎缩。

    为了生存,涂新明收好师傅的云板,放下鼓棒,拿起泥工刀当起了泥工。1981年,他随同乡外出打工。30多年过去,他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也见过更多形式新颖的演出,但他的心里总放不下传统曲艺,他常抚着师傅留下的云板想:这个传了三代的云板就这样停下了吗?

    2008年,团风县被批准成为湖北大鼓国家级重点县,团风县委县政府和县文旅局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抢救措施:开展训练班,筹措资金借训练场地,拓宽演出平台,通过惠民演出、文化节目下乡等形式,使湖北大鼓得到传承与发展。

    2019年正月,团风湖北大鼓爱好者苗爱香找到回家过年的涂新明,将他拉进了团风湖北大鼓群。至此,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凭借着扎实的打鼓和说善书基础,他很快就小有突破,在湖北大鼓群中有了极高的人气。在武汉中山公园鼓迷会上,他被武汉汉飞曲艺艺术团团长一眼看中,随着汉飞曲艺艺术团进社区表演,创作了许多贴近生活、符合时代主题的段子,仅团风县文化馆便收录了他14篇作品。今年6月,湖北大鼓大师张明智过寿时,涂新明的说唱获得了张大师的肯定,并在他的小鼓上亲笔写下“金鼓传奇”四个字。

    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从方高坪镇出发,行进不到2公里就能到宋墙老街,涂新明的家就在这条老街上,这里也是涂新明与他的伙伴们时常相聚的地方。一进他家大门,宛如一脚踏进了演出场,扬琴、提琴、二胡、鼓架……艺术团的成员们,个个忙着调音,只待鸣锣开场。

    “现在的湖北大鼓再不像黄冈善书那样一个人说唱,会配上背景音乐,这些都是常在一起表演的伙伴。”涂新明指着周围的阳光艺术团伴奏成员说。他们常常约着一起到学校、社区、政府机关、福利院等地进行义务演出。

    涂新明喜欢带徒弟,还特别爱带年轻的徒弟。在一次看抖音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小伙子发的唱湖北大鼓的视频,他立刻在网上问他是哪里人,结果听说是团风人,他立马要了联系方式,联系上了这个叫库国的年轻人。然后,他们的湖北大鼓群里又加入了一个生力军。涂新明常常带着库国演出,时时指出库国唱腔、手势、身姿等不足,使他更快地成长起来。

    “现在文化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想听什么想看什么,上网一搜全都有,可我的最爱还是湖北大鼓。我喜欢看也喜欢自己唱,更喜欢带着年轻人一起唱。”涂新明指着跟在他身旁的“90后”库国说:“他是有着数万粉丝的网红,专在网上唱湖北大鼓,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越多,湖北大鼓就唱得越响。”

    涂新明看到了共和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强起来的过程,与此同时,在探寻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他更深刻感受到了伴随着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我们在文化上也更彰显自信:传唱百年的湖北大鼓有了新的唱词,流传了千年的老手艺有了新生代的徒弟,人们比任何时候都热爱、尊重、推崇自己的传统文化。

    他说,湖北大鼓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要把这个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