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黄梅戏唱响街头巷尾

发布时间:Feb 12, 2019 | 作者: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王桑 陶带斌

    “轻舟送我回故乡,又只见翠竹古柳掩门墙。我好比乳燕衔泥飞过江,相随表姨到富阳……”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2月6日,正月初二,记者在黄梅县古塔小公园看到,一边黄梅戏《郑小娇》选段唱罢,另一边《女驸马》粉墨登场,热闹非凡。古塔边,人们自发围成三个舞台,争相比唱黄梅戏。

    “快点撒,去那边,那边在唱《春江月》选段!”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记者也跟着人流往人气最旺的古塔西街走。

    古塔西街边看戏的人最多。一曲《春江月》选段,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观看。

    伴奏处,刚刚下台的文战梅稍作休息。

    文战梅今年70岁,是黄梅一中的退休教师,从小爱唱黄梅戏,《天仙配》可以从头唱到尾。

    “文老师,您刚唱的是什么选段?可惜我没听到,能不能再来一段?”

    “没问题,我刚才唱的是《路遇》,接下来就唱《满工》。”文战梅手一挥,欣然同意,“这两段都是《天仙配》选段,《满工》是一段与织女的对唱,讲的是董永三年长工在七仙女帮助下变百日,满工回家路上欢喜万分。”文战梅简单地讲解着他接下来要唱的戏。

    接着,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天仙配》曲谱,翻到第19页,送到二胡师傅的琴架上。

    台上唱罢,文战梅起身很绅士地邀请了一位穿戏服的女士:“有请娘子,有请娘子啊!”

    大家哈哈大笑。

    文战梅虽穿着便服,但一板一眼字正腔圆。

    正在大家夸赞之际,一旁的陈建芳大姐毛遂自荐:“我也唱得很好,还在黄梅电视台唱过呢!”

    “哦!陈大姐上过电视台,唱的是哪一曲?”

    “《邢绣娘传奇》选段:绣娘茶。”话音刚落,陈建芳就开始哼唱:“一杯雷池水,几瓣绿荷香。邢绣娘荷叶元宵茶,待君奉上……”

    陈建芳的声音被音响声淹没,可她依然十分投入地吟唱。

    55岁的陈建芳乐呵呵地说:“这三处唱黄梅戏的,都是些戏迷,我也是业余的,大家都爱好黄梅戏,就聚在街头巷尾一起热闹热闹,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上去唱。”

    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有戏。黄梅戏戏迷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与发扬着黄梅戏传统文化,更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文化自信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