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用红色歌谣激发爱国热情

发布时间:Sep 3, 2019 | 作者:


    徐友才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8月18日,红安七里坪镇长胜街,讲解员唱起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亲切的旋律,让参观者仿佛又回到峥嵘岁月。

    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别山南麓的红安县、麻城市,曾流传3000多首红色歌谣,如今可考证的有300多首。

    红色歌谣,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比如在井冈山、大别山等革命根据地传唱较广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红米饭南瓜汤》《映山红》等红色歌谣,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通过传唱这些红色歌谣,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必胜的信念和更加坚定的革命信仰。可以说,中国革命就是唱着一首首红色歌谣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夺取新中国的胜利。如今,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刻有时代印记的红色歌谣,要挖掘保护、反复传唱,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革命精神。

    传唱红色歌谣,传承红色文化。由于年代久远、保护力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不少曾在革命战争年代流传的红色歌谣先后损毁或失传。针对这种情况,红安、麻城等地通过抢救性挖掘、整理和保护,让不少红色歌谣重见天日,并重新广为传唱。可以说,这一首首红色歌谣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红色故事的缩影。传唱这些红色歌谣,不仅可以带领我们重新感受革命战争年代枪林弹雨的场景,更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让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少年儿童不忘历史,在幼小的心灵播种红色的种子。

    唱响红色歌谣,传承革命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斗争环境空前恶劣,还有随时面临敌人的残酷围剿和疯狂堵截。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意志坚定,一往无前,靠的就是革命信仰和革命精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这种革命信仰和革命精神都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克服各种困难和不断奋勇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之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唱响红色歌谣意义更加重大深远。因此,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激情澎湃地唱响红色歌谣、讴歌伟大的祖国,用红色歌谣激发起全民的强烈爱国热情,激励中华儿女更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