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坚定文化自信 践行文化担当

发布时间:Jan 17, 2018 | 作者:黄冈市图书馆


在市直文广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上的宣讲稿

黄冈市图局馆:刘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大会通过的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指出:五年来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学习宣讲十九大报告,我想从身边说起,从我们图书馆的具体工作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图书馆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是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应该承担起坚定文化自信的神圣使命。回望过去五年,黄冈市图书馆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打造全民阅读基地,推动书香黄冈建设,助力黄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努力践行图书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过去的两年,是我们图书馆面临老馆拆迁、新馆装修、开放的关键时期,图书馆人以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市民文化休闲新阵地为己任,以“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的文化担当,急读者之所急,面对各种困难,不是等着给答案,而是主动“解方程”,2016年,创造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开放的“图书馆速度”;继2016年12月28日完成北栋装修并对外开放之后,2017年我馆加快工程进度,严把质量关、安全关,于4月初完成南栋全部装修、设施设备采购及安装、图书搬迁、拆包上架等任务,累计完成投资400余万元,解包上架图书8万余册,期刊500余种4000余册,仅用5个月时间,便将一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书香浓郁的遗爱湖图书馆全面建成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过去的五年,我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一是全力打造具有黄冈地域文化特色的阅读品牌。我馆于2012年4月创办了“东坡读书节”,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14年该品牌读书活动被湖北省全阅办评为湖北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2017年获评湖北省“长江读书节”十佳阅读品牌。二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我馆在春节、正月十五、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9.28孔子诞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分别举办了送春联活动、元宵灯会、有奖猜谜活动、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及系列展览活动(名人与图书馆展、数字图书馆推广活动展、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展、海洋生物科普展、“楚天智海杯”全国优秀漫画作品黄冈巡展活动)、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少儿系列读书活动(包括手工制作、图书漂流、手抄报比赛、主题征文及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汉字书写比赛、童话剧演出、诗词大赛、智慧空间数字阅读体验等)等。我馆引进了“长江讲坛”,实现了远程同步播放;先后承办了多期“长江讲坛”基层巡讲活动;承办了湖北省汽车图书馆系列活动;与黄冈青年创业联合会、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及城区中小学校联合邀请专家教授来黄冈演讲,联合组织不同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全力参与由市全阅办、市文广局举办的“读书的力量·诗词采风朗诵会”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地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2017年度,我馆借阅人次达394782(人次),借阅册次520551(册次)。

让更多人,特别是让特殊群体充分享有文化发展成果,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的五年,我们的服务半径不断延伸,服务广度不断拓展。我馆制定了为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服务,农民工和未成年人服务的制度,充分利用流动图书车送书、送电影进机关、学校、军营、企业、社区、工地、乡镇、村组、监狱,到2017,我馆已累计建立馆外服务点55个,四年来累计送书达13万余册次。先后在市城投公司、市检察院、财政书屋、市文广局、遗爱湖风景区管理处建立了廉政书屋或设置廉政图书专架,并定期送书上门。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国家的全面振兴。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中国在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举足轻重意义。

振兴乡村,乡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乡村文化建设能否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文化权益更加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是衡量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过去的五年,我馆积极践行图书馆的文化担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功能,先后为浠水县汪新民书屋、黄州区路口村、陈策楼村、武穴市塔水桥村育苗幼儿园、吕兴祖村小学、红安县夏家寨村捐赠书架20组,图书2000余册,价值达10余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利用好这些古籍,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黄冈市图书馆是2017年9月份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湖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省共10个),馆藏古籍达20000余册,其中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有2部,列入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有2部。让传承连接梦想,2017年我馆党员干部顾玲同志踊跃报名,参加省文化厅、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为期2个月的“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湖北行”活动,在2017年7-8月这个火热的夏季,先后到麻城市图书馆、蕲春县图书馆、竹溪县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参加了古籍普查志愿服务活动。她告诉我,做自己喜爱的古籍工作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毕业刚一年的学生,是能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对自己的意志品质是一个锻炼,对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是一个提升。至2017年11月底,全市古籍公藏单位的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家底基本摸清。9月25日,省政府公布的湖北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中,全市有15部古籍入选。让传承连接梦想,2017年,我馆启动了《黄冈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的编纂工作,并于12月分编印出版。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馆长助理王胜祥告诉我,编纂这样一本书目工具书,是黄冈市图书馆历史上的第一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古籍目录,是他们五易其稿的结果。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对每部古籍的书名的确认,每个符号的使用,每个汉字笔画的核对,每条数据的审核、确认,力求不出现“硬伤”,他们或请教国家、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专家教授,或参考各类工具书,或请全省古籍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今天,当我看到这样一部书目工具书,我知道,这是我馆古籍工作者十年辛勤耕耘的结果,是我馆古籍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为保护利用古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提供了重要门径,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冈市图书馆人将以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引,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阵地的作用和文化辐射功能,宣传、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文物保护法》《黄冈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黄办发[2016]44号),激发图书馆工作创新活力,助力黄冈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践行图书馆的文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