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绣活”刘寿仙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发布时间:May 18, 2018 | 作者:红安县文新广局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红安绣活”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榜上有名。
红安绣活是地道的民间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兴于唐、盛于清,是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为鄂东地区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间女工技艺,早在百余年前就盛行于红安各地,“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的民谣也流传至今。
在工艺技巧、构图风格和图案寓意的艺术风格诸方面,红安绣活都具有长江中游地区民间刺绣的典型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进而折射出红安这块文化土壤形成的轨迹。
“红安绣活”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出身于刺绣世家,上下5代都擅长刺绣,13岁就师从姑母和母亲学习刺绣,15岁便能自画自剪自绣,20岁便成为当地绘画和刺绣能手,尤其擅长绘制和刺绣各类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图案,其作品工艺精湛、寓意深厚,其图案变幻有致、豪放浪漫,色彩明快清新、常将大红大绿大胆相配,凸显传统民族民间刺绣艺术的特色。
刘寿仙刺绣技艺精湛,在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历次非遗展演活动中都活跃着她的身影,曾先后参加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长江非遗大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的赞赏。
近年来,刘寿仙依托驻地太平桥镇开设传习所,举办培训班带徒传艺,累计培训学员数百人。在她热心传承活动的影响下,一批年轻的刺绣能手脱颖而出:青年学员张杜娟参加了“荆楚文化走澳新”活动,在大洋彼岸一展“红安绣活”风采;女儿刘珊大学毕业后,在她的带领下回乡自主创业,在工业园佰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做起了电商,创办了思乡特色产品有限公司,母女俩一起致力于红安绣活的传承和发展。
- 上一篇: 陈继平带队赴佛山、深圳考察洽谈项目
- 下一篇: 我市新增4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