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文化馆在董必武旧居举办善书培训班
发布时间:Aug 27, 2018 | 作者:红安县文新广局
为保护和传承红安善书这一深受基层群众喜爱的非遗项目。近日,红安县文化馆、县非遗中心在董必武旧居会议室组织举办了一期善书培训班,善书艺人邓永松、卢光成、徐修红、吴隆浩、王喜娥、冯慧琼及青年爱好者2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上,知名善书老前辈张天炳结合自身60余年从艺经历,简述了红安善书的历史演变、师承渊源和艺术特色,对青年爱好者的动作招式进行指导,现场传授说唱技巧。本次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边交流、边辅导的形式,激发了青年爱好者学习传承的兴趣,有力的促进了红安善书的传承与发展。
红安善书是一种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何时传入红安无据考证。据《红安县志》和省文化厅编印的《文艺志》记载:红安民间艺人师承谱系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
红安善书不受场景限制,道具简单,只有一面小鼓和一副云板(钢镰)。表演者站在鼓架前,右手执鼓签击鼓,左手翻动云板(钢镰),伴着鼓板的节奏,一唱一说的红安方言时而高亢豪爽、时而悲切忧伤。其唱腔爽朗爽朗顺口,内容多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或与人为善的唱段,其宣叙性强,自由豪爽、易唱易懂。
培训结束后,为进一步巩固培训成果,助力我县精准脱贫巩固提升,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善书)小分队赴华家河镇祝家楼村,将《大菜园》、《秀才外传》、《罗成代嫁》等传统剧目送到百姓的家门口。红安善书这一风趣幽默而又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说唱艺术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红安高度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举办“民间工艺传承人计划”评选、组织文化遗产日非遗绝技绝活展演,开展民间技艺交流培训,以善书为代表一批传统艺术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卢光成、邓永松为代表的一批善书艺人常年活跃在乡村山野和田间地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借助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的契机,认真抓好项目的调研和申报,力争在更高的舞台上唱响“红安善书”。
- 上一篇: 黄冈市大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下一篇: 红安县2018年度社会化艺术水平考级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