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黄冈十大文化新闻
发布时间:Jan 8, 2019 | 作者:黄冈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一、大力推动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4月12日,我市取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资格;6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订创建目标任务书,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张社教作动员讲话;10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刘雪荣赴京汇报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情况,争取文化和旅游部支持;12月20日,市委书记刘雪荣到市文广局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突出重点抓难点,以务实的举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二、决定申办湖北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9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在黄冈艺术学校基础上申办湖北黄梅戏职业艺术学院; 9月27日,市委书记刘雪荣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原则同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提出的《关于申办湖北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工作方案》,决定在黄冈艺术学校基础上申办湖北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成立申办湖北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工作领导小组,邱丽新同志任组长,张社教、陈继平、陈少敏、陈家伟同志任副组长,要求对照办学标准,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三、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取得重要进展。市图书馆、群艺馆启动总分馆制建设;罗田文化馆、红安县图书馆、浠水杂技馆开馆,蕲春县文化中心、浠水数字图书馆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新建和改扩建21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6个村级文体广场建设任务;出台《黄冈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县聘乡用”方式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接待读者(观众)1000万人次,送戏下乡2207场,戏曲进校园1037场,公益放映63724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推动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
四、多措并举推动广场舞健康发展成为全国群众文化亮点。中央权威媒体集中对我市多措并举推动广场舞持续健康发展进行报道。8月20日,新华社播发通讯《广场舞:跳进新生活,舞出新风貌》;8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黄冈、上饶、楚雄等地广场舞展演深受群众喜爱舞动生活拥抱健康》,《光明日报》刊发通讯《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云南楚雄、湖北黄冈、江西上饶广场舞展演纪实》;8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新闻《广场舞舞出健康新风尚》。
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张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月29日,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黄梅戏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张辉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两会”期间,张辉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文化报》刊发专访《张辉代表:高标准建设基层艺术人才队伍》。
六、“黄冈党旗红”舞台艺术创作结出丰硕成果。精准扶贫题材黄梅戏《桃花开了》、廉政题材楚剧《围猎》和黄梅戏小戏《幸福通道》《小楼风雨》《生命之光》《拆出来的幸福》《顶牛》《买年画》《拉嗲》上演;以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和黄冈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现代黄梅戏《江流有声》《认亲》《漆大爷》、文曲戏《江水谣》、东路花鼓戏《红军干娘》剧本出炉;电影《马兰花开》全国公映。
七、文化交流好戏连连。黄梅戏《槐花谣》、《大别山母亲》、《桃花开了》等8部剧目入选第三届湖北艺术节,入选剧目居全省第二;黄梅戏《东坡》在全国保利院线巡演;《槐花谣》入选“2018·湖北优秀剧目北京行”,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槐花谣》《大别山母亲》《铁面金光悌·审和珅》入选第八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赴安庆展演;文曲戏《苏文表借衣•输衣卖仆》参加2018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黄梅戏《李时珍》《双下山》《大别山母亲》在湖北剧院演出;黄梅戏《铁面金光悌•审和珅》在武汉市巡演;黄梅戏《桃花开了》《春江月》、文曲戏《嬉蛙》在武汉剧院参加“戏码头·荆楚名团聚江城”展演;东路花鼓戏《麻乡约》赴四川巴中交流演出;市文化交流考察团赴美国、智利考察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
八、文化小康建设监测指标全面提升。中电国际光伏发电新能源项目投产,大光华国际学校开工,新增固定资产1.2亿元;稳健医疗研发商务中心项目落户,总投资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7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三馆一站”及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提前实现文化小康指标。
九、黄梅戏大剧院打造“高贵不贵的黄冈模式”。 市委、市政府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文化惠民政策,黄冈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不断挖掘文化市场潜力,黄梅戏大剧院开业运营三周年,各类演出达297场,平均上座率近70%,观众突破20万人次,让市民实现低票价、高品位的艺术享受。
十、非遗保护传承绽放黄冈魅力。红安绣活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麻城东路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曾美玲、武穴岳家拳代表性传承人张业金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红安绣活、黄梅挑花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黄州区、浠水县、黄梅县和红安县太平桥镇、麻城市福田河镇入选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举办“文化情浓艺术暖心”正月十五闹元宵非遗专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黄冈市2018国际半程马拉松非遗展演、2018大别山(黄冈)地标优品博览会暨首届东坡美食文化节非遗展等丰富多彩的展演展示活动;组织10余种非遗文化产品、2000多册精品文化图书参加2018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荣获“创意设计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
- 上一篇: 黄冈外校戏曲联唱捧回全市一等奖
- 下一篇: 黄梅县博物馆2018年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