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文旅系统建功立业新时代典型事迹

发布时间:Aug 16, 2019 | 作者: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张  辉:把黄梅戏请回“娘家”

张辉,男,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做强做大湖北黄梅戏为己任,全面把握中国黄梅戏发展走向,积极投身黄冈文化建设,展示出传承发展中国黄梅戏的担当精神。近年创作主演了《李四光》《李时珍》《东坡》《毕昇》《大别山母亲》《槐花谣》等一大批具有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优秀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注重文艺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戏曲表演人才,为湖北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载入中国黄梅戏发展史册。



何存中:把一生献给文学

何存中,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黄冈市首届十大杰出人才之一。

他深根厚植故乡这片肥沃的土壤,创作了大量杰出描写当代中国农村的文学作品,发表、出版长篇小说6部,中、短篇小说150余篇,500余万字。长篇小说《太阳最红》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姐儿门前一棵槐》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央视八套和各省卫视热播。中篇小说《洪荒时代》获第三届湖北文学奖、长篇小说《太阳最红》获第五届湖北文学奖、电视剧《最后的演讲》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姐儿门前一棵槐》获“屈原文艺奖”、长篇小说《最后的乡绅》获长江杯创作二等奖。主编文学刊物《问鼎》,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本土文学作者,为推进黄冈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张安岚:艺术摇篮的辛勤园丁


张安岚,女,黄冈艺术学校校长、校党支部副书记,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黄冈市政协委员,中国戏曲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国家艺术基金特聘专家,黄冈市文联兼职副主席。

她忠诚党的文艺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戏曲表演、艺术教学及管理工作。先后主演《槐花谣》《天仙配》《女驸马》《梁祝》《双下山》《罗帕记》《红丝错》《同在阳光下》等黄梅戏剧目。主持制订实施黄冈艺术学校“一主两翼”“一团两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打造办学品牌,连续三年在市直文广系统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前茅。成功主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项目,组织创作大型现代黄梅戏《槐花谣》,多次组织参加全国、省、市重要文化艺术活动及演出,积极参与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为繁荣我市社会主义文艺,服务黄冈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建设和黄冈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曾美玲:传承非遗的巾帼楷模

曾美玲,女,湖北麻城东路花鼓戏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路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第二批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荣获“黄冈楷模”、麻城市“巾帼楷模”等称号。

她从艺38年,主攻小生,作为剧种传承人,始终把东路花鼓戏传承、保护、发展和创新装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为戏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一腔热血。担纲主演《麻乡约》《拜月记》等40多台剧目,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表演奖项。2016年原创东路花鼓戏《麻乡约》作为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轰动京城;2018年《拜月记》入选第三届湖北艺术节展演剧目。每年送戏下乡演出200余场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范国清:用心用情讲述中国故事

范国清,男,武穴市文化馆戏工室副主任,国家二级编剧,第二届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荣获黄冈市“十佳文艺骨干”和首届“武穴十佳人才”等称号。

他创作了《草鞋老太爷》、《渔鼓声声》、《嬉蛙》、《江水谣》等多部大型原创文曲戏剧本,获得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屈原文艺奖等多项大奖,擦亮了“文曲戏”这一武穴独有的文化名片。与人合作编写了《神医喜来乐传奇》、《楼外楼》和《上将洪学智》等影视作品,在央视和各大卫视热播;《草鞋王》获2017年“曹禺杯”电视剧本优秀奖,在影视创作方面为我市文化事业赢得了荣誉。每年为武穴的廉政、扶贫、普法宣传及春晚撰写了大量的小品、情景剧和歌曲等,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繁荣群众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饶俊华:鄂东民歌的时代歌者

饶俊华,男,罗田县文化馆副馆长,黄冈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黄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被罗田县委授予“社会宣传先进个人”和“文艺创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他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十多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参加各级各类重大文艺演出活动500余场次,2015年11月作为黄冈市师生艺术团成员,赴美国5座城市的孔子学院开展文化交流演出,其演唱的罗田经典民歌《采兰花》受到美国观众的喜爱。创作音乐作品《罗田美》、《罗田板栗歌》、《老米酒之歌》、《甘家冲村歌》等百余个,搜集整理并主编完成罗田民歌集《罗田民歌大家唱》。辅导培训罗田社会文艺人才三百余人。多次代表罗田和黄冈市参加各种大赛和演出活动,获国家、省、市级奖项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