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2023年 创建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Apr 25, 2021 | 作者:
“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2023年
创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传承我镇传统陶艺文化,推动陶艺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管窑镇创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2023年度创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精神,深入发掘和抢救我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资源,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生态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以创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管窑镇陶艺文化研究、人才培养、陶器制作、参赛竞选、艺术下乡等活动,让管窑镇陶艺文化得到保护、传承、普及、发展和壮大,真正使管窑镇陶艺文化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二、工作规划
(一)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陶瓷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库,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制定管窑陶艺产业人才培养中长期计划,依托李时珍技校发展陶瓷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与湖北美术学院、湖北轻工学院、黄冈师院学院等院校对接,力争在管窑设立陶艺分院,培养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让陶艺文化走入校园,形成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教授回乡、能人回乡,加大陶艺人才引进力度,由县级领导牵头,对在外地创业的68名陶艺从业者,定向邀请回归,给予建厂土地优惠、社会荣誉和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择优申报非遗项目传承人、选聘科技人才特派员、建立大师工作室,建设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政策资金奖励和补助,培养产业发展领军人才。
(三)加强本土“工艺大师”培养。组织申报国家级非遗基地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继续申报国家级工业遗产。今年恰逢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申报之年,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帮助制陶从业人员参评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等陶(瓷)界认可的荣誉称号。
(四)创建特色品牌项目。以陶文化为引领,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下辖各村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创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于提高管窑镇知名度、丰富乡镇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管窑镇文化品位、增强公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落实责任,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 ”责任制,成立创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注重研究分析,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各镇街、各部门要把创建工作列入本镇、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落实,严格夯实工作职责,狠抓责任目标落实。
(三)细化分工规划。蕲春县管窑镇人民政府要牵头组织编制“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规划,细化任务指标,制定分年度、分阶段实施细则,层层分解任务,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把握主线,确保创建工作职责清晰、任务具体、时限明确、推进有序。
(四)强化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子横幅、宣传车、电视等方式加大对创建活动的组织宣传力度,举办有关陶艺文化的品牌活动、开展陶艺作品展览、开设陶艺制作趣味课堂、打造民间陶艺文化作品艺术长廊、组织相关制陶技艺培训等,增强文化氛围,使陶艺文化根植管窑沃土,让管窑人重拾陶艺文化自信。
(五)加大资金投入。管窑镇人民政府要列支专项经费,用于陶艺文化研究、阵地建设、陶器创作、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等基础保障性工作,对管窑陶艺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挖掘、整理,并将各种材料(文字、录音、录像)整理归档。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同时,出台社会资本支持民间文化艺术管理办法,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共同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