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詹大悲

发布时间:Sep 23, 2021 | 作者:


       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翰,又名翰,字质存,湖北蕲春檀林镇詹山村人(原田桥乡詹山村)。著名的革命派活动家。1907年考入黄州府中学堂,加入证人学会,倡言革命。1908年到汉口,加入革命团体群治学社,并与宛思演等人接办了汉口《商务报》,使《商务报》成为“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詹为主笔。1910年12月任《大江白话报》主笔。詹大悲与孙中山关系非同一般。 

        1913年,任国民党汉口交通部部长、湖北省议会议员。宋教仁被刺后,力主武力讨袁,并联络原文学社社员杨王鹏等,组成改进团,密谋在汉首先发难。“二次革命”期间,在江西、南京积极参加讨袁军事活动,失败后亡命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与王宪章等回上海策划起义,事败,再度避走日本。翌年护国运动爆发后返国,拟策动湖北讨袁起义,抵沪时被捕入狱,袁世凯死后获释。1917年7月南下广州,参加护法运动,嗣由孙中山派往四川,争取川军刘湘援鄂,出任四川援鄂军鄂西总司令部参赞、秘书长,参与援鄂战事。1920年协助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任桂林大本营宣传员。1922年曾追随孙中山讨伐陈炯明。次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参事、刑事审判委员。1923年1月,詹姓续修宗谱,詹大悲请孙中山撰写了谱序。1923年10月,他参加起草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此前,詹大悲通过湖北同乡李汉俊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因为詹与孙中山的关系较好,在社会上影响大,因此大家认为他不公开为宜,一般也不参加党的会议,党的指示精神由联系人传达,詹大悲以后就一直按这种方式执行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