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讲堂:《生活禅》修行纲要(第1-26讲合辑)
主讲
═════
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
明尧居士
2018年5月1日至5月12日,黄梅四祖寺礼请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明尧居士莅临双峰讲堂,为大众讲授《生活禅纲要》课程。《生活禅纲要》是以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导者、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理念体系为指导思想,所提炼而出的帮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修学和体证的指南。
生活禅的理论架构和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理念来自于佛教的“悲智双运”;“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源于大乘佛法的“一心二门”;而生活禅的“契理契机”源于“权实不二”的思想。
生活禅的修学次第由皈戒、启信、开解、净器,到发心、立行、明心、圆果,源于净慧长老尤为重视的汉传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的修行路径。
对于生活禅的用功方法,以禅宗的止观为总持法门。阐明“止观”是止息一切妄缘妄念而制心一处,由是生起慧观,透过烦恼,洞达实相。以息道观、默照禅、话头禅和念佛禅为方法,以破二边见、离心意识为着力点。日常生活中修习止观的原则是放下、专注、清明、绵密,并提出“提起正念,凝神静气,安住当下,心行合一、虚明自照、清明绵密、闲闲自在”的七大用功要领。
净慧长老的生活禅思想以发菩提心,立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为法门宗纲。以禅宗的圆顿见地与信念为核心,契理契机地将生活与修行、成佛与做人、出世与入世、宗门与教下、自利与利他融摄为一体,承继了中国汉传佛教的“以禅为心,以律为行,以净为归”的历史格局。它秉持着禅宗的圆顿见地,禅、教、律、净的修行方法主伴互摄而增上。在修行上,强调圆成于“当下一念”,强调现前因地上的解脱。所谓的悟道证道,就是要如实地体悟和实证这个“万法唯心、缘起性空”的道理。
从生活的因缘相着眼,净慧长老对“生活”进行了定义:生活,是心推动身口意三业,依因果规律而感现出来的生命的动态过程。这一定义囊括了生活的体、相、用以及内在的运行规律。对于修行人而言,依此定义可以准确地理解修行的本质,当下就可以找到修行的下手处和着力点。其关键点在于,凸显了心是生活之本体,心的造作即是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是生活的原动力,生活是身口意的动态过程。因果是生活运行的内在规律。生活的千差万别之形态是心在业力的驱使下幻现展露的,生活的品质和境界取决于心的染净迷悟和作为心之造作的身口意三业之善恶差别。
《生活禅》修行纲要 讲座合辑:
视频转载自黄梅四祖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