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市
发布时间:Mar 28, 2018 | 作者:黄冈日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系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在建设文化强市的伟大实践中,努力谱写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新篇章。
一、在深刻认识文化资源中增强文化自信
一部湖北史,半部黄冈书。黄冈地处吴尾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交集,三国文化与江淮文化在此相融,成为类型丰富、门类齐全的传统多元文化汇集地,不仅为自身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黄冈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凭着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黄冈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以“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的革命精神,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斗争,战斗到全国解放而红旗不倒。气贯长虹的红色革命文化,是黄冈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双强双兴”,将“兴文”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和责任目标考核范畴,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启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的新征程。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黄冈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
二、在准确把握发展机遇中坚定文化自信
2015年以来,我市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为重点,文化小康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文化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成为黄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四个自信”重要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并列,文化建设的地位更加凸显,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更加明确,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更加光荣,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后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让广大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文化惠民的的认同感、获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新时期黄冈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前,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武汉城市圈、大别山试验区、湖北自贸区、临空经济区等一系列战略纵深推进,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并,国家层面加大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意见》,为黄冈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中践行文化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黄冈老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全省区域性增长极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总目标,努力把黄冈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转化为时代发展的红利。
以创建第四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市艺术学校后续工程以及县级文化场馆、标准化乡镇文化站、村级文体广场建设,推动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落实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实施现实题材创作扶持计划,促进戏曲、音乐、影视、文学各门类艺术繁荣发展,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重要动力,彰显文明黄冈的城市魅力。
深入挖掘东坡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孝善文化等文化资源,延续历史记忆,保护城市文脉,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
紧扣文化小康5项监测指标,全面实施文化小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着力提高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补齐文化小康建设短板,确保如期实现文化小康建设目标。